关厂裁员降薪,中国市场承压:大众汽车终于顶不住了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新浪科技 (ID:techsina),作者:郑峻,题图来自:AI 生成
全球需求下滑,中国市场承压,电气转型不利,成本居高不下,德国老国企大众汽车终于撑不住了。
一、本土首次关厂裁员
在昨天大众汽车集团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总部大会上,大众汽车集团的员工工会主席丹尼埃拉 · 卡瓦罗(Daniela Cavallo)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。她负责代表员工,与大众汽车管理层进行劳资谈判。
她告知员工,大众汽车集团已经决定,在德国至少关闭三家工厂,同时对其他工厂进行大幅裁员,可能会有数万人因此失业。即便那些没有被裁的员工,也需要接受降薪 10%。大众汽车在德国拥有 10 家工厂。
此外,大众汽车还计划剥离非核心业务,减少车型数量,下调汽车产量,以及削减生产线。看起来这家德国国民汽车巨头即将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变,而影响则会波及德国经济的各行各业。实际上,大众汽车上个月就已经打过了预防针,提前暗示可能要关闭德国工厂。
按年销量计算,大众汽车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巨头,去年销量超过 830 万辆,仅次于日本的丰田汽车(1045 万辆)。除了大众汽车品牌,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还包括了奥迪和保时捷两大豪华品牌,以及宾利、斯科达、兰博基尼、布加迪等海外品牌。
大众汽车要在德国裁员关厂,这绝对是个令人震惊的消息。因为在这家汽车巨头将近九十年的历史上,从来没有在本土关厂的经历。而大众汽车的裁员关厂计划,也会给本就陷入停滞的德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。
二、废除雇佣保护协议
大众汽车集团随后发表声明称,管理层会在未来的劳资协议中提出具体的削减劳动力成本的计划;他们从 2023 年中就开始与工会谈判,并在今年夏天明确告知," 经济状况恶化需要公司采取根本性重组 "。
大众汽车管理委员会委员、人力资源负责人加纳 · 基里安(Gunnar Kilian)承认了关闭工厂的计划。他表示," 目前的情况很严重,劳资谈判的责任巨大。如果不采取全面措施,恢复公司的竞争力,我们将无法承担对未来的大量投资。"
大众汽车乘用车部门负责人舍夫(Thomas Schafer)解释称,大众汽车的德国工厂劳动力成本明显高于行业标准,公司必须削减目前的业务结构。因为产品需求萎缩,市场竞争加剧,而德国本土的造车成本过高。
大众汽车提到,占据公司将近四分之一份额的欧洲市场,在过去四年市场规模减少了 200 万辆车,与此同时,公司的能源、人力以及原材料价格却在增长。" 整个行业都在停滞,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法复苏。"
大众汽车表示,为了恢复竞争力,必须废除过去三十年的雇佣保护协议,节省下 100 亿欧元的成本。雇佣保护协议是大众汽车与工会达成的长期就业保护协议,限制了大众汽车进行裁员以及降薪的能力。
三、工会原本要求加薪
但是,关厂裁员对工会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心理冲击。因为他们正在与大众汽车商谈新的劳资协议,原本还想要求加薪 7%。在工会看来,考虑到德国过去两年的通货膨胀,这个涨薪幅度是合理的。德国政府数据显示,去年德国通货膨胀率为 5.9%,但是食物价格上涨了 12.4%。
但现在工会却得到了大众要进行战略紧缩的通知。不仅加薪成为了泡影,大众汽车员工现在要担心的是能否保住自己的工作,数万人都会被迫失业。即便幸运没有被裁员的工人,也要面临降薪 10% 的结果。
对于工人们来说,这是一个最坏的结果。工会已经威胁要取消原本定于周三进行的劳资谈判,更不排除随后进行大规模罢工抗议的可能性。如果发生这样的情况,那无疑是大众汽车与工会的双输,大众汽车本就惨淡的财务状况可能会更加雪上加霜。
与美国工会 " 摊牌式罢工 " 不同,德国工会一直有 " 警告性罢工 " 的传统,即在劳资谈判期间先进行小规模罢工,以施压企业。德国汽车工人工会 IG Metall 周二开始罢工,数千名工人周二停止工作要求涨薪,此次罢工主要涉及电气工程以及金属行业公司,涉及到宝马、梅赛德斯奔驰以及大众汽车旗下的保时捷工厂。
现在大众汽车关闭工厂和大举裁员,无疑会给本就陷入停滞的德国经济带来更大的冲击。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战略调整计划,也是关系到德国经济民生的政治问题,迫使德国政府不得不介入。
四、德国经济支柱企业
尽管德国是汽车大国,拥有宝马汽车、梅赛德斯奔驰、大众汽车等诸多知名车企,但在德国本土,没有哪家汽车公司能像大众汽车这样,对德国经济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打个比方,大众汽车就像是德国的老国企。
汽车是德国经济的支柱产业。2022 年德国汽车产业总产值 4100 亿欧元,在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占比在 5% 左右,是德国最重要的经济部门;汽车也是德国最重要的出口产业,占据了德国出口总额的 15%。
大众汽车的名字(Volkswagen)就是德语里面的人民 + 汽车。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创办伊始,这家公司就是为了制造德国普通民众买得起的汽车。二战结束之后,大众汽车在全球汽车行业的崛起,更与德国经济重建与崛起密不可分。不夸张地说,大众汽车的工厂和员工直接撑起了德国很多地区的经济。
大众汽车在德国有多巨无霸?2022 年大众汽车集团总营收将近 2800 亿欧元,这包括所有品牌的汽车以及服务相关收入。同年大众出口总额 1800 亿欧元,是德国最大的出口企业。相比走豪华产品路线的宝马奔驰,大众汽车从豪华车到中端车到入门车,提供了各个价位的所有产品选择。
整个德国汽车产业雇佣了超过 80 万名员工,间接创造的就业工作更是不计其数。而大众汽车是德国最大的雇主,在沃尔夫斯堡、汉堡、汉诺威等地拥有 10 家工厂,雇佣了超过 12 万名员工,其中一半的员工都在沃尔夫斯堡。
五、德国经济雪上加霜
大众汽车可以算是德国老国企的另一个原因是,他们的所有重大决策也需要得到德国地方政府的同意。这主要是因为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持有大众汽车 11.8% 的股权,折合 20% 的投票权,是大众汽车的第二大股东。
大众汽车总部就位于下萨克森州的沃尔夫斯堡,在该州的沃尔夫斯堡、汉诺威以及埃姆登等地拥有多家工厂,生产高尔夫、途观、帕萨特等主力车型。
大众汽车关闭工厂的决定需要下萨克森州政府的同意,而州长维尔(Stephan Weil)的态度将成为决定性因素。他此前曾经表示,不会考虑关闭工厂(制造大量失业)。
大众汽车关厂裁员的消息也惊动了联邦政府。在大众汽车工会公布裁员关厂消息的第二天,舒尔茨周二会见了包括大众汽车 CEO 在内的诸多企业负责人,但预计短期不会有什么结果。德国总理舒尔茨办公室表示,大众汽车的问题是自身管理层决策失误,工人们不该成为牺牲品。
舒尔茨政府当然不愿看到大量失业。明年德国就将进行大选,舒尔茨的联合政府本就承受着沉重压力。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,德国经济是表现最为低迷的,更是 G7 工业国中唯一经济出现萎缩的国家。
德国政府本月预计,今年经济可能会萎缩 0.2%,而此前的预期是增长 0.3%。德国经济属于出口导向型,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于制造业与工作产品的出口,汽车则是最大的出口产业,而国内生产的能源供应则依赖于海外天然气。
德国商业产业商会会长万斯勒本(Martin Wansleben)对此表示,德国经济面临的不仅仅是周期性危机,更是顽固的结构性危机。过去一年,一方面是能源供应成本飙升,抬高了德国产品的生产成本,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,海外市场需求疲软,市场竞争加剧。这些内外交困的经济困境都在汽车产业,尤其是大众汽车上得到了明显体现。
汽车行业协会 VDA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,随着进行电气化转型,德国汽车行业可能会在 2035 年之前减少高达 18.6 万个就业岗位。VDA 在报告中写道," 欧洲,尤其是德国,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力,这一点已经日益明显。德国企业承受的电力价格比美国或者中国竞争对手要高至多三倍。而且德国还有着最高的税收,官僚负担也在持续增加。"
六、中国市场难以维系
德国汽车行业除了本身的结构性问题,更面临着海外市场销量下滑的危机。除了欧洲市场需求低迷,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也让大众汽车承受重压。他们越来越难以维持中国市场的销量和市场份额。
对大众汽车来说,中国市场有着最为特殊的意义。今年是大众汽车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 40 周年。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并建立合资公司的外资车企,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获得了巨大的回报。没有哪家全球汽车巨头,像大众汽车这样依赖中国市场。中国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,2022 年在大众全球销量占比将近四成。
然而,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结构性巨变,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,消费者日益青睐强劲崛起的国产电动车,这给以燃油车为主的大众汽车在中国的销售带来了明显冲击。
在中国销量急剧增长的纯电车市场,大众汽车迄今依然没有拿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,与特斯拉、比亚迪以及其他诸多中国车企展开争夺。去年大众汽车在中国纯电动车交付量增长 23%,达到 19 万辆,在大众汽车在华销量占比不到 6%。相比之下,去年中国电动车市场交付量整体增长 37%;特斯拉在华交付 60.36 万辆,增长 37.3%。
2023 年大众汽车集团各品牌在中国累计交付车辆 323.6 万辆,同比增长 1.6%,增长低于大众全球市场 12% 的幅度。虽然去年在中国市场重新增长,但相比疫情之前 2019 年的 423 万辆,大众汽车在华交付量仍然下滑了 23%。大众汽车市场份额也从 19.8% 大幅下滑至 14%。换句话说,过去四年时间,大众汽车在华交付量萎缩了将近四分之一。
大众汽车集团 CEO 奥利弗 · 布卢姆(Oliver Blume)今年上半年接受采访时坦率承认,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激烈竞争,大众汽车已经无法继续在中国市场保持领先地位。在他看来,未来大众汽车能够在高度竞争且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获得超过 10% 的占有率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成绩。